鼓 / 楼 / 西 / 戏 / 剧
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我 喜 歡 有 點 不 同-
由香港中英剧团根据狄更斯长篇小说《双城记》改编的话剧《血色双城记》将于今日在鼓楼西剧场上演。
在6月23日,我们发起了关于“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故事征集,在《血色双城记》的首演之际,一起聆听观众朋友们的心声吧!
01
我的双城与时代的故事与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2019年,我满怀憧憬跨越千里来京求学,这是自由与机遇的序章。然而,紧随而至的20-23年,让偌大的北京城时而变成困住我青春的“孤岛”,可望而不可及。时光飞逝,我当时那么多的迷惘无奈也都这样吞咽下去了,开始为找工作做谋划,开始思考要不要留在这个爱恨交加城市。迷惘时总会想到19年从南方开来的那个火车上兴奋而又欢欣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的自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展开剩余88%——公众号网友 茶茶想喝奶茶
02
处在当下这个科技高度发展,信息碎片化复杂化的时代,ai的迅猛发展降低了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在高压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更倾向于快速及时的精神乐趣而很少有精力去沉浸于需要耗费认知资源去思考的事务。作为一个创作者和观众,常常为更难找到心仪的作品、自己的能力退化,被锁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中像陀螺一样旋转,不能更加专注自身、感受生活、感受自然而痛苦。诚然,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却是以精神世界的坍缩为代价。
我身处的行业本就相对小众化,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处于相对不被需要的层次,依赖于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同时ai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很多同行在尝试用它来辅助工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可能进一步削减岗位需求。目前我正处于一个即将失业又不知怎么继续自己理想事业的迷茫期,面对现实能想出四五条也许会有“更好的生活”的新道路,但我仍想坚持试一试我热爱并想作为终生追求的这一条,虽然现实冰冷,梦想遥不可及,但即使满布荆棘我走每一步时都足够快乐,虽然无奈要和同路的伙伴们分开了,但我相信总会有人同行!这几天经历了无数次破碎又重组,允许自己情感的脱轨释放,同时理智严谨地完成好我热爱的工作,尽力做一个漂亮的收尾,检查下身体再次启程。虽然做不成改变世界的超人,也不是恰巧扇动翅膀的蝴蝶,但我愿重新启程,为那份前方的微光。
——公众号网友 孙元淼
0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想狄更斯的话放在中国或许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祸福相依,如今进入AI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变得更加便捷,我们也渐渐适应和AI共存的生活。我们拥有AI攻克癌症的曙光,却也面临算法偏见加深社会撕裂;元宇宙带来无限可能,但人类的孤独感反而加剧。这印证了狄更斯笔下"智慧与愚蠢并存"的现代版本。
这段166年前的文字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因其揭示了文明发展的根本悖论:每个重大突破都伴随着新的困境。在GPT-6已通过图灵测试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清醒的认知——进步从来不是单行道,而是一条同时通向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量子叠加态之路。
——公众号网友 小滴
04
大学生经常去的地方就是自习室。自习室窗台有两盆绿萝,一盆摆在空调外机旁,叶子被热风烤得焦黄蜷曲;另一盆搁在洗手池边,水珠常把叶片砸得东倒西歪。我总在背考研单词的间隙给它们转方向——把焦叶的转向阴面,把湿漉漉的挪到干燥处。
那天发现两盆绿萝都抽了新芽。焦黄的那盆在背阴面悄悄长出鹅黄嫩叶,水淋淋的那盆在池沿垂下青翠气根。现在我背书时会摘两片叶子夹在笔记里。枯的那片脉络像老树皮,鲜的那片能透出光,但凑近闻都是相似的青草味。
平凡生活的双面性是那么动人~
——小红书网友 @YSHNIn
今日首演
改编自英国文学巨匠
查尔斯·狄更斯长篇杰作
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为时代背景写下
《双城记》
自喻为笔下最好的作品
由角色交缠的命运
织出鲜血染红的双城浮世
英国剧场工作者何乐为(Jonathan Holloway)以现代手法重构经典,2016年在香港及英国爱丁堡国际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巡演英文版《血色双城记》,得到Time Out Hong Kong及艺穗节杂志等媒体一致肯定。
2023年,中英剧团重新演绎《血色双城记》,由艺术总监张可坚翻译及执导,英国与香港的艺术团队共同协作,打造又一舞台经典。
在幽暗无望的时代洪流中,
各人怀抱着各自的伤痛、仇恨、信念,
走向属于自己的归属。
『演出详情』
剧情简介
黑色眼睛,在时代里寻找曙光。
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正是新旧秩序交替的黄金时刻,狄更斯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举世知名的《双城记》,讲述一场基层与贵族的新仇旧恨引发出来的悲剧。
狄法芝夫妇唯一亲儿被侯爵的马车辗毙,引发二人朝着侯爵侄儿查尔士.丹尼发起了复仇大计。查尔士与奴诗相恋,却不知道未来外父被侯爵所害,坐了18年冤狱,而查尔士的贵族后人身份也令他身陷囹圄。在大时代里拼命挣扎的还有契尼,因着对奴诗的爱,找到救赎。
演出时间
6月27日-6月28日 19:30
6月29日 14:30
演出地点
北京鼓楼西剧场
演出票价
480/380/280/180元
双人套票
480/380*2套票可享9折优惠
扫码购票
鼓楼西官方购票平台
学生购票
所有价位85折
*学生票适用范围:全日制学生,
包含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
主创团队
原著: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改编及灯光设计:何乐为
翻译、导演及演员:张可坚
布景、服装及道具设计:Neil Irish
音乐及音响设计:Sarah Llewellyn
演员:张可坚、白清莹、刘仲轩、陈雅媛、尹溥程、黄庆尧、廖国尧
中英剧团成立于1979年,初为英国文化协会附属组织,现为注册慈善机构,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为本地九个主要艺团之一,现由艺术总监张可坚先生领导。中英一直积极制作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优秀剧目,并以多元的戏剧教育活动,联动各界、服务社群,推广舞台艺术至社会各个阶层,提升人文素质。
46年来,中英公演超过360出剧目,在过去的香港舞台剧奖中夺得100个奖项,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中英乃香港首个引进教育剧场(Theatre-in-Education)的专业剧团,曾获香港舞台剧奖之戏剧教育推广奖及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教育奖(非学校组)。中英制作的学校巡回演出已逾5,770场,学生观众近90万人次。近年,中英除了于大专、中小学致力发展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之外,更于多个小区展开口述历史戏剧计划,承传本土文化与人情味。
鼓楼西戏剧|演出日历
《血色双城记》
2025.6.27-6.29
《500英里》
2025.6.26-6.28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Ⅱ》
2025.7.11-7.13
《我送你红色玫瑰》
2025.7.18-7.20
鼓楼西夜校日历
鼓楼西好物
特别提醒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鼓楼西剧场无法提供车位,请大家绿色出行;
为了不影响胡同交通,营造更好的观演环境,请骑共享单车的观众朋友,妥当停置单车(小八道湾胡同与鼓楼西大街交叉口指定停放处),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因剧情需要,迟到观众演出开始15分钟后方可入场;
演出票当日有效,逾期不作退换。
发布于:北京市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